本報買屋記者彭德倩
  新年長假,邯鄲路上復旦大學第四教學樓樓頂4平方msata米的小隔間中,十多台精密儀器密密挨著,24小時運轉不歇——PM2.5、PM1.0、PM10在線監測儀,激光雷達,氣溶膠採集器……以每五分鐘一次的頻率刷新數據。16種離子,33種化學元素,數十種有機化合物顆粒懸浮物狀況……一目瞭然,宛如“城市之眼”,長久守望天空。
  莊國順,這位與“霧霾”、“氣溶膠”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復旦ssd固態硬碟價格大學特聘教授,多年來幾乎每天都要帶著學生爬上幾十級樓梯,到這裡分析跟蹤數據,探尋城市空氣污染形成原因。
  這幾網路行銷天,年近七旬的他,卻沒能來。
  他病了。年前趕赴廈門參加氣溶膠研究會議,連日奔波預防癌症食品,剛回來就發了高燒。病卧在床,他依然牽掛著上海空氣質量,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是“初三重度污染,跟燃放煙花有一定關係,既有本地污染,也有周邊傳輸的來源。”
  去不了監測站,莊國順的辦公室轉移到南匯家中的卧室。或許是因為過年,他穿上了鮮紅色毛衣,靠著床頭戴上眼鏡,一頁頁翻看著學生收集的最新數據,與歷年來的數據作比較。近幾年他帶領課題組,通過採集設置在上海和全國各個典型地區十多個監測點的大氣顆粒樣品進行分析研究,而當前最緊要的任務,是尋找2013年1月和12月發生的持續一周以上的大範圍高濃度霧霾的原因。他說,想用詳實數據和更加嚴謹的分析、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寫出科學論文和科普文章,“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每天的功課,一天都不能停,除非我倒下”。
  這些年,霧霾漸成社會熱議焦點。每到空氣污染嚴重時,他除了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建議外,也是許多媒體第一時間請教的專家。老先生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之餘,每一次都是耐心解答。他總說,空氣質量與每個人休戚相關,讓更多人瞭解情況、瞭解相關科學知識,自己一定要多說些、大聲說。
  “你還發著燒,少講幾句吧。”身邊的家裡人提醒著,埋怨著。“我知道,我知道”,頭髮已顯灰白的老人停下來歇一歇,繼續說,“我想就當前嚴重霧霾的成因和如何治霾多說幾句話。為何會出現集中暴發?這是因為從京津冀到長三角再到珠三角地區,中國整個中東部地區的空氣污染幾乎達到了 ‘臨界狀態’,一旦有‘靜風天氣、高相對濕度’等外部條件觸發,霧霾很可能‘卷土重來’。從長遠來講,解決霧霾的根本措施是調整能源結構和合理的城市發展規劃;從短期來講,目前控制汽車尾氣排放質量和數量,是最可行又最能取得成效的措施之一。”
  “從源頭上控制PM2.5排放,已經非常急迫了”,老先生說話氣有些急。在他看來,如今雖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霧霾的嚴重性,可依然“說歸說、做歸做”,還有些地方盲目制定降霾指標、立軍令狀。這些“運動式”、“命令式”做法,不符合科學規律。當被問及對於治理霧霾前景是否有信心時,莊教授沉吟片刻,說出四個字:謹慎樂觀。
  2014年,莊國順的新年心愿與往年一般無二:願每一個人,都真正參與到守護這片藍天的事業中。
  畫外音
  面對病中老人,不由想起五年前第一次走進他的辦公室:自來水槽邊牙刷牙杯、洗潔精、抹布排好隊,沿牆一溜依次是拖鞋、核桃粉包裝袋、吃空的點心盒……因為研究工作忙,他幾乎以辦公室為家。
  當霧霾成為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陰雲時,許多人正和莊國順一起,奮鬥在研究霧霾、治理霧霾的最前線。長三角城市正聯手推進區域環境治理。今年起,上海將淘汰未達相關排放標準的黃標車7萬輛,後年爭取全面完成淘汰任務……
  建設美麗中國,任重道遠,路在腳下。
  (原標題:願每個人都來守護這片藍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oz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